高途課堂怎么樣?孩子家長分享自己的經驗!
上周整理書房,翻出女兒高一開學時寫的"雄心壯志計劃表",密密麻麻的時間安排里藏著對選科的迷茫、對競賽的誤判。作為走過彎路的家長,今天想聊聊給孩子報規劃課的真實體驗——當初沖著"選科指導"報的高途高中規劃課,沒想到解鎖了更多隱藏技能。
一、拆解選科密碼的實戰派
第一次聽張老師的選科分析課,像打開了新世界。他不用"3+1+2"這類術語轟炸,而是帶學生玩"職業盲盒":抽到醫生職業卡,就要現場分析物化生的組合優勢;
抽到律師卡,則要論證政史地的底層邏輯。最震撼的是大數據系統,能根據月考成績模擬20種選科組合的全省排名波動,女兒發現自以為優勢的歷史,在賦分制下竟可能拉低總分,果斷調整了方向。
二、時間管理變成闖關游戲
原本擔心規劃課會增加負擔,結果他們的"時間黑客訓練營"反讓學習變輕松。把每天晚自習切割成"副本任務":數學壓軸題是終極BOSS,背30個單詞算日常任務。
周末的"學習沙盤"更有趣:用樂高搭建理想大學分數線,每完成一個階段目標就添磚加瓦。上次月考女兒的總排名前進了127名,她說就像游戲里解鎖了新地圖。
三、師資團隊藏著掃地僧
負責強基計劃的李老師,上課總帶著泛黃的競賽筆記,能把晦澀的拓撲學講成《三體》里的降維打擊。
生涯規劃李姐更是個寶藏,用MBTI性格測試幫學生匹配競賽方向,我女兒測出INTJ型后,果斷放棄了需要團隊協作的模聯,轉攻信息學奧賽。有次凌晨咨詢香港DSE課程,李姐直接視頻連線港大畢業的助教,對比兩地升學路徑到凌晨兩點。
關于高途課堂網課有用嗎,我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,考查一個教育機構,最好是親自體驗一番,才有真實感受!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